中文
English
繁体
日本語
한국어
Español
ພາສາລາວ
ภาษาไทย
Pусский
français
Italia
Deutsch
ئۇيغۇرچە

古代没有互联网,整天待在家里的谋士是怎么做到运筹帷幄的? 务实号

2025-05-02
来源:凤凰读书
2025-04-15 08:35:40   50JT 北京   举报






本 文 约 5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5 分钟

在没有互联网的古代社会,谋士们获取知识和资讯的渠道相当有限,加上当时交通条件落后,他们基本只是宅在家里或者办公室。但我们常听到一句古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既然环境限制那么大,他们到底怎么做到的?


运筹帷幄需要的基本功

老子曾说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个观点的对错有待商榷,但自古以来,确实有很多谋士做到了“不出户、知天下”。很多谋士也都当过隐士,而他们之所以被称为“隐士”,而不是山民、渔民之类的,就是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故史家萧子显说:

“(隐士)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然,与樵者之在山,何殊别哉?”

内在的知识涵养与人文素养,是他们成为卓尔不群的“隐士”的关键,也是他们被政客请出山来当谋士的首要原因。



在古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书籍阅读和师徒口述传承两种,而这两种途径往往会结合起来:师徒书籍授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们就通过师徒口述授课来言传身教,进行知识传播。

谋士们大多天资聪慧,而且往往从小就研习经典文献,并在少年时就学有所成。古代社会,可用来研习的书籍数量极少,能用来研习的书籍也都是流传下来的典籍,例如《尚书》《易经》。也正因为需要掌握的书籍很少,往往长年累月的也就研读一两本书,于是能真正把一本书吃透。他们在掌握前人智慧结晶的同时,还会通过自己的融会贯通,产生一套新的谋略、理论,成为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

不说读书,“运筹”本身就是一项技能,也就是推算这样的数学能力。古人一向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孔子教育弟子的课程是君子六艺——射御礼乐书数,就说明了数学是弟子们必学科目之一,也是儒家知识分子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孔子年轻时在鲁国,干的就是“会计”。《孟子万章下》记载:

“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委吏,主委积仓廪之吏也。”

说明孔子的工作能力很强,账目都能算得清楚准确,可见其运算能力强了。



再以刘邦身边的重要谋士张苍为例,他本是秦朝御史,负责编纂史书。他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博闻强记,天下各类图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并以“善算闻名”。汉朝建国后,**任丞相萧何将他请出来,推荐为“计相”,主持全国各地地方财政收支审计。张苍后来还开创了汉朝的审计制度,制定《上计律》,规定以后各郡、各县都要每年逐级编制和呈交会计报告。更厉害的是,他还删补了古代重要数学著作《九章算术》,让东方初等数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谋士还要熟读经典,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这是每个谋士的基本功。相对于数学,经典储备听起来有点“虚”,但它是谋士至关重要的“软实力”。诸葛亮在出山后,常常引经据典,用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在让甘夫人配葬刘备陵的上疏中,他用了:

“《礼记》曰:‘立爱自亲始,教民孝也……《春秋》之义母以子贵’……《诗》曰:谷则异室,死则同穴……《书》曰:‘三人占,必从二人之言。’……故《经》云:‘陈之以德义而民与行,示之好恶而民知禁’。”

各种儒家经典,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让对方在强大的理论攻势下难以招架。

诸葛亮不仅熟读儒家经典,还熟读法家经典,他曾手抄《申》《韩》《管子》《六韬》等法家名著,作为太子刘禅的学习教材。而在其《诫子书》中,我们又能看到他对道家思想也是相当精熟。

再来看曹操阵营最重要的谋士之一——荀彧,他出生于名门望族,自小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广泛的文化熏陶,熟读经典,博学多才。投奔曹操后,他为曹操提出一个战略构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一开始很犹豫,荀彧引经据典,说什么“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把曹操比作晋文公、刘邦,让曹操自我陶醉中接受“挟天子”则霸业可成的建议。曹操被这套理论说服,随即“抢到了”汉献帝。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则跟郭嘉有关。曹操出征途中,下了一道命令,各位将士经过麦田时,不得践踏庄稼,否则斩首。结果有一天曹操自己骑马时,马匹受到一只斑鸠的惊吓,蹿入麦田,踏坏一大片麦子。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要求按军法处置。主簿十分为难,曹操却说自己要以身作则才能服众,当即抽出随身佩剑要自刎。这时,谋士郭嘉急引《春秋》“法不加于尊”的典故为其开脱。曹操本来就是在表演,闻听此言,立即说:“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用割下自己一束头发作为惩罚。由此可见,如果不是郭嘉引经据典,那么曹操的这出戏很难收场。

相比之下,反而是今天的我们由于信息过量,还要掌握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每个人都要学会在信息海洋中来去自如,培养认知能力和批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信息“处理”能力,就会被信息的汪洋大海所淹没,容易变成一个浅尝辄止的知道分子。

运筹帷幄需要的其他技能

谋士对地理地貌也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主公提供正确的建议。汉朝开国元勋之一的张良,出身于战国时的韩国贵族家庭,自小受到良好教育,才华横溢。他精通地理,当初刘邦刚下南阳时,秦军退守宛城,顽强抵抗,让刘邦很是纠结,这个城到底打不打?刘邦认为这个城池太难啃,不如直奔咸阳。张良却说万万不可,宛城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失去宛城,粮草难补给,军心会动摇。更何况宛城的地理位置,可能会给刘邦军背后横插一刀,到时腹背受敌,会进退失据。刘邦接受了这个劝告,硬是啃下宛城,为之后的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再以诸葛亮为例,他因为熟知地理地貌,才能在隆中为刘备提出一套靠谱的战略规划: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不懂地理地貌,是无论如何说不出上面这番战略的。



谋士更要懂排兵布阵,例如诸葛亮的好友、刘备的谋士徐庶,就精通排兵布阵。曹仁在率军攻打刘备的地盘樊城时,用了“八门金锁阵”,结果被徐庶轻松破解。后来,徐庶被迫去了曹操阵营,又在火烧赤壁前夕,一眼看穿东吴的“铁锁连环计”。作为徐庶的好友,诸葛亮自然也会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对兵法研究尤有心得。

谋士**还要懂一点心理学。这里我们来说个反面案例——许攸。许攸本来是袁绍的谋士,但袁绍刚愎自用,不听其言,他就离开袁绍,投奔了少年时的好友曹操,并在官渡之战中献上关键计策,助力曹操取得胜利。然而,许攸自恃有功,不久变得傲慢自大,据说曹操平定翼州后,率领众将进入冀州城。刚要进入城门时,许攸突然纵马向前,以马鞭指著城门,狂妄地对曹操说:

“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

他直呼曹操小名“阿瞒”,曹操表面依然和颜悦色,心里却有了将许攸除掉的计划。

一天,曹操的带刀侍卫许褚乘马进入东门,正好迎面遇到许攸。许攸对他说:

“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

许褚是个粗人,当即就跟许攸吵了起来。最后,许褚挥刀将许攸杀死。事后,曹操表面上斥责许褚,心里却十分高兴。许攸作为一个谋士,一点不懂心理学,持功骄慢,最终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再说一个正面案例——贾诩,他本是董卓的谋士,后来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投降曹操,他也成了曹操的谋士。他深知曹操是个疑心特别重的人,自己又是投降过来的,因此他在曹营从不与人交往,不让主公猜忌,不结党营私,独来独往,闭门不出,给曹操、曹丕留下极好的印象。正因为他深谙曹操的心理,他才能得以善终。易中天在《品三国》中就说贾诩是三国里面最聪明的人,洞悉人性,洞察人心,所以能料事如神。


谋士还要具备基本的军政素养,对业务细节要有所了解。例如刘邦的谋士、开国功臣萧何,他能“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楚汉争霸时,刘邦的几次溃败,却能屡败屡战,大多因为萧何坐镇秦国故地,不仅不断招募新兵补充兵员,还一直确保汉军的军粮供应。没有萧何为刘邦治理大本营,刘邦不可能成就一番伟业。萧何在担任汉朝丞相期间,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法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制定了汉朝的律法,让汉朝的社会秩序逐渐趋于稳定。

而像诸葛亮、司马懿等谋士,他们更是会处理各种军政事务,业务能力超强,限于篇幅,在此不再细说。

当然,谋士之胜中,最重要的能力是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能从全局的、战略的、人性的层面看问题。如果谋士只是单纯拥有上述的一两种能力,那么他也仅仅只是一个低级参谋而已。如果谋士拥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那么他就可能会成为掌握大局的重臣。



首先,谋士要能彻底参透人心。所有的决策都是人来做出的,只有了解人性,才能抓住一切事物的大本大源。以曹操最心爱的谋士郭嘉为例,此人辅佐曹操十一年,只要有他在的战场,曹操无一败绩。197年,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曹操想抄起家伙跟袁绍火并,但又担忧自己的实力不如人,正在犹豫不决之时,郭嘉提出了**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曹操必然能击败袁绍。郭嘉对袁绍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袁绍人性上的弱点纤毫毕现。而这“十胜十败”,包括政治举措、规章制度、领袖修养、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说明郭嘉对于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有一个体系化的认识。

段位更高的荀彧,他的方法论更为凝练,那就是“四胜论”,即“度胜、谋胜、武胜、德胜”,有此四胜,便可取得天下霸业。

注意,通晓心理学,不代表一定能参透人心。曹操阵营的谋士杨修,就有揣摩曹操心思的本领。然而,他只会揣摩心思,而没有彻查人性。众所周知的“鸡肋”事件,杨修揣测出曹操的心思并公诸于众,却没有意识到公诸于众会动摇军心的严重后果,最终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真正参透人心的智者,都是大智若愚、谨言慎行的,绝不会处处想着要怎样在众人面前出风头。

其次,谋士要有框架思维,能三言两语点出事物的本质。这种人对事物之间的联系了如指掌,不论什么情况出现,都能立马找到对应的策略和解释。郭嘉的“十胜十败”说和荀彧的“四胜论”都是框架思维的产物。诸葛亮的《出师表》,用764个字讲清楚了蜀汉“内”“外”“文”“武”四个方面的十一件事,对国家的战略环境、主要战略方向、主要目标以及各自的责任分配、制度建设、人才保障等事情做了全面分析,并提供了具体的落地措施,为刘禅今后的国家大政方针做了全面的规划部署。

从隆中对到出师表,诸葛亮的底层框架思维能力可见一斑。他能时刻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为刘备集团的事业成败提供了战略规划。

因此,也只有像诸葛亮、荀彧等人,才能成为三国时期的**文臣。一般的谋士只能看见树叶,而他们不但能看见树叶,还能看见整片森林。

谋士的日常工作是什么?

谋士只是一种通称,这个群体的人常以“门客”“军师”“幕僚”等身份,为自己的主人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但谋士不是专门的职业,像诸葛亮、荀彧、郭嘉都有自己的官员职位,而且他们的职位常不断变动,例如诸葛亮当过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署大司马府事、丞相录尚书事、右将军、司隶校尉、武乡侯、益州牧等。谋士既然不是专门的职业,那么他们在不出谋划策的时候,日常工作都是什么?

谋士也会领兵打仗。例如诸葛亮,他在前期虽然也曾领兵打仗,但战绩一直平平。注意,这里说的是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三国演义》里那个会“火烧新野”“火烧博望”的神人。但是,诸葛亮从晚年时领兵打仗,军事指挥能力有了质的飞跃。225年,他率军南征,生擒孟获,进军滇池,平定了当地的绝大多数部族,全程只用了半年时间。后来,他率军北伐曹魏,常以益州一州的兵力,打得强大的曹魏胆战心惊。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当谋士,但他也常以大将军、左都护等武将身份率军打仗,抵抗曹魏的攻击。他还曾率军对曹魏进行北伐,数次进攻襄阳城。虽然他跟他弟弟诸葛亮前期一样,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突出,但这并不妨碍他会领兵打仗的事实。



东吴的另一位谋士张昭,做过孙策时代的抚军中郎将,孙权时代的绥远将军、抚吴将军。在**次“合肥之战”时,孙权率军大举进攻合肥,张昭就率领另外一支军队进攻当涂。不过,他跟诸葛瑾一样,军事能力也并不出彩。

再如贾诩,当初董卓入洛阳,贾诩被任命为平津都尉,不久又被升为讨虏校尉,随牛辅出征,对抗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也是个领兵打仗的人物。后来,他在曹操那儿当了参军,出谋划策的同时也能领兵。

曹操的谋士程昱,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武将。曹操控制汉献帝后,程昱从东中郎将一路升迁至振威将军。“官渡之战”时,程昱率领七百人守鄄城。曹操本来想给程昱增兵两千,但程昱予以拒绝。他自己招募新兵,扩张到数千之数,配合曹操进攻袁谭、袁尚,成为奋武将军。



像这样能领兵打仗的谋士,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总之,谋士这碗饭并不那么容易吃,你要上懂天文、下知地理,还要懂点心理学,还要会排兵布阵,会领兵打仗,会数学演算,会引经据典·····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能把自己的技能融会贯通、应用到谋士工作的方方面面。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近代兵学家李德·哈得在阐述其“大战略”思想时,曾有这样一句话:

“尽管战斗是一种物质上的行为,其指导却是一种心理上的程序,战略愈高明,则愈容易把握有利机会,而只需付出最低的成本。”

对于“主公”们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能帮他们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的人才。这样的谋士,是“主公”们安身立命的得力助手,也是他们争霸天下的操盘能手。

参考资料:

[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11年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22年

[3]孟子《孟子》,中华书局,2016年


作者 | 徐飞

编辑 | 胡心雅

主编 | 周斌

排版 | 曾亦嘉(实习)

校对 | 李栋


知识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 | 趣味202321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务实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Formal: Special Statement: The above content (including imag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ublished by the user of the "Pragmatic" platform, this platform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企业logo.jpg

友情链接

百度 车载DJ DJ dj舞曲劲爆 劲爆dj嗨曲 DJ舞曲串烧



阅读3
分享
写评论...